已阅
首页>建材新闻

水泥行业节能降碳 能效约束双管齐下!

 

发布时间:2021-11-04    字号:【

  

   

   

  水泥被划分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是节能降碳、实现碳达峰的重点行业。水泥是基础设施建设的“粮食”,水泥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城市经济圈建设、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水泥行业积极应对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方针政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碳达峰”和节能降碳的重要措施。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发改产业〔20211464号),并配套发布《冶金、建材重点行业严格能效约束推动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对水泥行业影响重大。 

  我国水泥行业节能降碳工作成果显著。“十三五”以来,水泥行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施节能改造,促进提质增效,与2015年相比,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下降3.6%。根据工信部2020年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统计,水泥企业可比熟料综合能耗最低为91.75 kgce/t,上榜企业的可比熟料综合能耗基本在99 kgce/t之内。根据现有工艺条件和理论热耗测算,可比熟料综合能耗在95 kgce/t以下的属于国际领先水平。“十三五”期间,水泥行业通过错峰生产等结构性节能降碳手段,有效缓解了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减排二氧化碳15.3亿吨,节约煤炭亿余吨。 

  虽然水泥行业整体节能降碳成效显著,但是《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对水泥行业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水泥行业如何按照要求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严格能效约束推动节能降碳工作,要结合近期密集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新修订的国家标准来统筹谋划。 

  《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要求到 2025 年水泥行业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 30%,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明显提升,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标杆水平为可比熟料综合能耗100kgce/t,基准水平为可比熟料综合能耗117kgce/t。目前的能效要求对照十年前水泥行业的整体水平,技术指标大约提高了5%7% 

  《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出台,从水泥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体现了能效约束双管齐下。一方面是利用国家强制性标准推动低质低效产能退出,这顺应了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总体部署;另一方面是加强对新建项目和存量项目的监管,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条件,这凸显了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规模化是水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今年10月新修订发布的GB 16780-2021《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以下简称新版GB 16780)将于2022111日起实施。新版GB 16780将熟料综合能耗3级(即能耗限定值/基准值)指标确定为≤117 kgce/t,等同于《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中的基准水平。结合近三年调研测算的数据,约75%左右产能的生产线可以达到限定值要求,其余约25%产能可作为退出的主要目标。也就是说,无论是按照《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还是新版GB 16780,如果不及时进行技术改造,将有25%产能也就是4亿多吨水泥熟料产能面临淘汰退出。据统计,目前我国日产2500吨及以下规模水泥熟料生产线占总产能28%,虽然这些产能部分也能够达到《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和新版GB 16780的底线要求,但是实现规模化、技术改造能效水平提升空间和投资回报有限。 

  新版GB 16780将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级(即能耗准入值)指标确定为≤107 kgce/t。据统计,约20%左右产能的生产线能达到要求。新版GB 16780修订过程中曾拟作为新建和改扩建水泥项目能耗准入的最低要求。2021530日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环环评〔202145号)要求新建、扩建“两高”项目应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等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又再次提高了新建项目的能耗准入条件,相当于将新建和改扩建水泥项目的能耗限额提升到标杆水平,也是新版GB 16780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1级(先进值)即100 kgce/t。目前全国约有5%的产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而《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要求到 2025 年超过30%产能的熟料综合能耗不大于100 kgce/t。这将大大推动水泥行业在短短五年内提升技术水平、降低能耗总量和强度。 

  然而,随着资源日趋紧张、能耗双控不断加强、双碳目标不断推进,不具备规模优势的低效低质水泥产能其单位产品的碳排放基数大、能耗高,很难通过加大在能源替代、节能减排和智能化等方面的投资力度,来满足《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熟料综合能耗不大于117kgce/t的基准水平,低效产能退出已成为趋势。 

  《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加强了对新建项目和存量项目的监管,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条件。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规模化实现水泥产业结构调整。 

  水泥是“重载短腿”区域性产品,在《节能降碳行动方案》驱动下,地方政府利用产能置换、兼并重组等产业政策提高产业集中度,扶持优势企业集团,加大退出低效水泥产能力度,优化产能布局,完善产业链,给配套先进工艺和高水平装备的大型化规模化新建水泥项目腾出足够的环境和能耗容量,留出长远发展空间,将成为“十四五”时期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式。 

  其实,以提高区域产业集中度、新建水泥项目规模化智能化为标志的新一轮水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早就在“政策组合拳”的推动下拉开序幕。工信部出台的作为新建水泥熟料项目前置条件的产能置换政策不断加严,有效遏制了新建项目盲目上马的苗头。工信部联合生态环境部出台的压减过剩产能、减轻污染物叠加排放的常态化水泥错峰生产政策为水泥行业按市场需求在环保约束条件下稳定运行创造了良好可预期的环境。国务院授权、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将2000/日(不含)以下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特种水泥生产线除外)和60万吨/年(不含)以下水泥粉磨站列为限制类,不得新建并限期改造,将直径3米(不含)以下水泥粉磨设备(生产特种水泥除外)列为淘汰类,限期关停退出。有的地方采取了更加严格的措施推动低效产能退出。今年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全省落实“三个坚决”行动方案(2021—2022年)》(鲁动能〔20213号),要求在2024年前全面退出和整合日产2500吨及以下水泥熟料生产线。 

  2019—2020年全国水泥行业共公告产能置换项目59个,压减产能约1828万吨,2020年公告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建设项目平均单线规模约日产4900吨。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水泥企业名单中,日产4000吨及以上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占比接近80% 

  在都市圈等市场需求较好的区域,整合日产2500吨及以下生产线,将进一步提高区域水泥产业集中度,建设至少日产4000吨以上甚至日产8000吨及以上的超大规模水泥熟料项目,依托全员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的水泥熟料智能工厂集聚形成绿色矿山开采修复-水泥/砂石骨料基地-高品质商品混凝土站-装配式建筑绿色低碳产业园-数智物流园区完整的产业链,促进能效提升至标杆水平,将是“十四五”时期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 

  相信《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利用能效约束形成的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双管齐下,能促进水泥行业达到节能降碳目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数字水泥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内容只做参考交流学习之用;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告知。 

分享到:
联系电话:0431-84974500     吉ICP备15005664号-2
Copyright © 2015 YATAI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ved.
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亚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